乳山:创新特种作业动态监管系统 推动安全监管智慧升级 |
||||
|
||||
特种作业由于其操作的特殊性和高风险性,一直是安全监管的重点领域。针对特种作业人员底数不清、特种作业开展情况不明、监管执法缺乏针对性等问题,从去年开始,乳山市破除传统特种作业监管模式,搭建特种作业动态监管系统,对辖区内动火、登高、有限空间、临时用电等特种作业进行全面监管,推动特种作业由“人为监管”向“智慧监管”转变。自系统运行以来,全市特种作业事故起数同比下降75%。 一、整合资源搭平台,实现信息化共享。一是摸清对象底数夯基础。采取“逐企排查、全面覆盖”的方式,对涉及动火、登高、有限空间、临时用电等特种作业的企业、人员及培训机构进行细致摸底调查,涉及特种作业企业516家、持证人员1219人和培训机构2家。通过建立特种作业人员信息库、企业信息库和培训机构信息库,实现底数和对象的精准定位。二是构建功能模块多元化。设立信息管理、用工管理、作业管理、培训考核、执法通报等功能模块,实现对特种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事项、运行机制等全过程管控,做到对特种作业审批、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作业前专项教育培训、现场安全防护、作业完毕安全确认等环节的全面动态监管,提升特种作业安全管理能力。三是破解用工就业两头难。企业通过线上发布特种作业用工需求,系统自动推送给已完成注册的社会特种作业持证人员,他们可通过APP查看和接收最新用工需求,与企业达成用工意向,并接受系统监督生成备案信息。目前系统已帮助用工企业与社会特种作业人员达成良性匹配76次。 二、优化流程严把关,实现规范化运行。一是严把资质关。特种作业持证人员通过注册填报个人信息后自动生成特种作业人员信息库,并将持证人员纳入系统管理。系统对证件的审核、发放、复审、过期提醒等环节进行严格把控,从根源上保障作业人员具备合法合规的从业资质,为特种作业的安全实施奠定坚实基础。目前,已提醒证件到期未复审人员37人。二是严把培训关。通过移动端课堂、在线考试、网络测评等手段,围绕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最新要求、典型案例分享等主题,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同时,系统具备人脸识别、学习时长统计等功能,并与机构培训情况相同步,强化培训考核力度。目前,记录考核人员培训情况9934条,生成人员培训档案859人。三是严把作业关。企业开展特种作业前,通过提前报备,自动更新“一企一码”信息。特种作业人员通过扫码登记签到上传特种作业票,系统根据特种作业内容自动推送相关培训内容,作业人员通过30秒视频培训并正确回答5道考题后方可进行特种作业,进一步减轻企业和监管部门的工作压力。 三、精准施策提效能,实现智能化监管。一是实时监测预警,强化动态监管。特种作业动态监管系统能按照每日、每月、每季度等频次统计特种作业开展情况,通过分析企业各类特种作业的频次,形成针对特定企业的分析数据,通过对比历史数据,自动研判哪些报备信息存在异常,实现作业报备异常、证书临期及作业异常预警,实时掌握全市特种作业情况。二是分析研判数据,辅助靶向监管。系统结合现场联动检查、培训考核结果,对作业合规性和作业人员专业能力进行评估,对不合规人员和企业进行跟踪管理,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验收。自系统运行以来,累计存储特种作业信息2.3万条。依托大数据检索、历史数据分析两项功能,自动监督违规操作、无证上岗等作业异常情况,及时预警并推送监管部门,预警准确率为99%。三是拓展联动范围,推动协同监管。探索构建多级联动的智能监管体系,对在建施工涉及动火作业的企业进行“一企一码”推广应用,并将电气焊机“加芯赋码”,实现“应接尽接”。同时,对系统功能进行优化升级,建立《乳山市特种作业“一张图”》,通过点位展示企业位置、基础数据与特种作业信息。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